3月6日上午,学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在河口古镇成功举办“丝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开题活动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此次活动以“丝路新生・河口焕彩”为主题,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精神,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专家、地方部门代表及学院师生参与,本次活动正是对这一系列重要精神的生动实践。

河口镇副镇长马腾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开创了“学术赋能遗产保护、实践激活文化传承”的新模式,通过“高校+古镇”的联动,以“理论+实践”探索新时代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路径,让河口的丝路文化遗产在青年学生的参与下重焕生机。
学院党委书记余勇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毕设开题活动以河口古镇为研究对象,旨在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学科融合,推进“大思政”引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从建筑空间布局优化、古镇遗产保护规划到塑造文化品牌,各专业学生将通过调研与理论结合,提升专业素养,深刻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城乡规划专业从宏观视角统筹城乡发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筑学专业专注古民居建筑结构研究,落实总书记对古建筑保护的嘱托;设计专业则通过创新设计,丰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体系与实践。
活动中,学院在河口古镇建立的“丝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教学基地,由河口镇人大主席李欣神与余勇揭牌。该基地将为学院师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丝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此次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开题活动在河口古镇展开,不仅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丝路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高校智慧。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打造特色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学科成果转化效能,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在丝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展现“兰理工担当”。(图/文:王春霞 张新红;审核: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