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砥砺奋进的五年

砥砺奋进的五年 | 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10:40 作者:

砥砺奋进新征程,同心谱写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必发88手机在线官网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学校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大会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学校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主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过去五年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激励全校师生以饱满热情迎接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编者按

五年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把“四个服务”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为推动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主题党日活动    参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职工理论学习会议       

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直属党支部始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支委会、党政联席会“第一议题”学,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悟学等,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履行直属党支部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政治、思想、组织、制度、纪律建设,为“一院一基地”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党小组、团支部和班委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按期召开临时党小组会议、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趣味运动会、班团干部会议等,并开展团支部评议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关爱学生成长。

全方位推动内涵式建设

胡文瑞院士受邀参加2022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大会,并作大会主旨演讲 

研究院新址园区和新址办公室

实验室

同华中温州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协同攻关等方面的合作

与超达阀门合作的苛刻工况用复合涂层阀门相关项目承担了浙江省科技重大项目,并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一轮共建提升协议落地签约。2020年,研究院开启新一轮共建。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2023年3月20日,学校、温州市政府、永嘉县政府三方签订《温州院新一轮合作共建协议书》,市、县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场地支持力度,协议的签约落地标志着研究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目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院行政办公人员及部分技术人员已搬迁至新场地,实现“一院一基地”拥有独立的科研教学和生活场地。深化校地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2020年重启校地互访。常态化的互访会商机制形成,助力研究院实现快速发展。实验室条件建设投入达到新高度。研究院不断加大仪器、设备、试验平台投入。目前,共完成14套(936.21万元)仪器设备论证工作。其中,10套(652.21万元)设备已投入使用,其余设备正在采购,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取得新突破。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以金属材料先进表层改性技术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形成表面工程团队,落地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需求。组建泵阀研发团队开展阀门的流场、温度场等有限元分析,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和提升产品性能。开展智能制造团队建设对接工作,为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整合资源。

聚焦平台创建建设提升科创能力。五年期间,根据校地合作共建的目标和需求,在加强已有平台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平台的建设。一是构建全域人才引育体系。持续推进“五站一池”的建设。2021年落地院士工作站,被认定为温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胡文瑞院士受邀参加2022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大会,并作大会主旨演讲,兰理工风能研究团队代表受邀作大会主题报告;特色专家工作站已入库专家50人;已有8名博士进入博士科研工作站开展工作;2019年,恢复函授站办学,累计招生1400余人,2023年荣获“优秀教学点”;特色专利池新入池项目专利1700余项;其他站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建设。不断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建系统流程装备产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立项浙江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获得财政经费支持300万元,推进项目设备采购,培养技术经纪人10名;被定为2023年度温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被评为“浙江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站”;成为全国金属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持续推进已有平台建设。加强温州市泵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每年开展1—2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参加浙江省永嘉系统流程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涵建设,承担4项关键共性技术项目研发,获得财政经费支持370万元,协助永嘉县政府开展综合体年度和期满考核工作。三是高能级平台协同创新取得新成效。研究院积极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已同瓯江实验室、华中温州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协同攻关等合作,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学校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赋能。四是需求导向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2019-2024年,研究院立项省、市、县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项,获得项目经费支持1384万元。申报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获得专利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与超达阀门合作的苛刻工况用复合涂层阀门相关项目承担了浙江省科技重大项目,并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参加“智汇温州”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得温州市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其中1项技术已孵化落地,成立科技公司运营。

多途径探索特色发展道路

曹驰院长受邀参加“科创中国”2023全国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产学融合会议并做经验分享  

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取得新进展。温州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探索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多元合作模式。2019-2024年,联合培养6届345名研究生。与超达阀门集团等16家企业签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并授牌浙江力诺流体等6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久恒光电等4家企业“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新(续)聘任企业导师、实践指导老师100余名。有序派驻研究生入驻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累计签署导师基金项目95项。

2022级及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多措并举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2024年,为温州地区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咨询1000余家次;培养本土泵阀高层次人才345人;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地方或企业对接座谈100余次;组织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4份;与3家行业协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与1家企业签订《智慧泵及装备研发中心协议书》。多次组织行业协会、温州重点企业前往兰州开展招才引才活动;举办技术专题培训,开展专业培训服务500余人次。与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的多家科技型企业荣获“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并在温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受到表彰。

温州本土泵阀高层次人才培训

作为学校在长三角地区的标志性窗口,研究院在专业学科上与地方产业高度契合,因此频繁迎来市、县政府领导的实地调研与泵阀行业众多企业的探访交流。各方一致赞誉研究院在驱动地方产业升级中所作的杰出贡献,充分肯定在校地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并高度认可研究院紧抓时代赋予的发展良机,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举措。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设备及人才储备等科技创新资源,为地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为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唯一科研平台,研究院着力打通浙江省科研项目申报渠道,学校老师依托研究院平台可自主开展浙江省、温州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争取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学校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为学校师生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支持。通过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派驻在温研究生进入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实践,将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与学校的学科发展相结合,推动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同时,学生入企实践有利于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组织学校导师、专家来温开展成果推介、技术培训,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行业动态,推进学校成果在温落地转化,不断提升学校在行业中的影响。

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在党建思政引领、内涵深化建设以及特色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党委的高瞻远瞩与精准指导,以及全院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展望未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铭记初心,不忘来时路,在温州大地稳健前行、致远不息,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