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学院沿革
2002年7月,学校为积极响应地方在城乡建设和设计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整合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学专业(1987年开设)和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00年开设),组建成立设计艺术学院。此后,在2002年、2003年先后开设了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和专业设置规定,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艺术设计专业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2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拆分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2个专业。2013年,获批建筑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2014年获批艺术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建筑学和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为优化本科专业布局、做强研究生教育,学院决定环境设计本科专业停止招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学院形成了 “3工2艺3硕点”的专业结构。

学院教学学科体系图
学院规模
学院现有教职工总计95人,其中专职教师79人,教授6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2人,包括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注册城乡规划师8人。在校本科生1000人,研究生400人,留学生10人。学院教学、办公场所主要分布在槐园和琢玉楼,实验室分布在石化仓库和中心实验大楼。建成了城市与建筑遗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中心、甘肃省工业设计中心、甘肃省工业设计行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20多年来,学院一直秉承“厚道·至美”的院训,形成了“工艺相济、教研相辅、校地相成”的办学特色。


学院的教学科研场所
二、特色亮点:
守正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学院党委坚持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守正创新,着眼于“人师”“经师”和“大先生”的培养,关注教师全面发展,引导教师做好学生的领路人。过去五年中,学院1人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称号,1人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得甘肃省教科文卫工会优秀工匠人才称号,2人获得甘肃省总工会工业设计技术标兵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分教指委委员,1人入选中国传统建筑协会传统建筑分会百名青年建筑师,3人获得必发88手机在线官网教学名师,3人获得必发88手机在线官网师德标兵荣誉,6名教师被学生选为必发88手机在线官网最喜欢的教师。2024年学院党委获批甘肃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称号,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党建工作成果展示
党建引领,写好服务地方文章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战略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整合学院知识资源,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组织师生奔赴西北美丽乡村建设。围绕西北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学院建筑、规划、文创等团队先后完成国家级基金12项,承担了以陇南康县为代表的示范性规划建设项目143项,成果实施后到了省、市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先后获得了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位于甘肃高校第一,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树立了工大“美丽乡村建设”品牌。






乡村建设成果展示
围绕中心,推进学科稳步发展
学院以“一带一路”,锚定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优化学院资源配置,推动丝路聚落遗产保护、河谷城乡规划设计、西北地域文化传承三个学科方向。根据2023年软科排名,我院建筑学、设计学两个学科均取得B+类等级。根据2024年《中国大学和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邱均平“中评榜”),我院建筑学排名比41.67%,为西安以西第一名;设计学排名比48.00%、艺术硕士排名比49.53%,位于我省前列。至此,建筑学、设计学、艺术3个一级学科点均位于全国前50%。




红柳学科建设部分成果展示
因势利导,建构专业特色内涵
学院面对工科、艺术两大门类共存的现状,因势利导将学科门类冲突转化为专业融合,形成“工艺相济”专业构架。学院是甘肃高校的第一家承办、参加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丝路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联盟、西部A10联盟、室内设计“6+”(华西区)等,目前80%的本科专业开展了联合毕业设计,在国内形成较大的影响。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的原则,近五年来获得全国重点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320项,学科竞赛成绩突出。五个专业中,建筑学专业已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专业评估(认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视觉传达专业为甘肃省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

学院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

学院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
学院将继续积极投身于西北地区的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引领甘肃、西北领先、国内特色的建筑与设计学科基地。